中国服装设计师如何生存?仅有观念是不够的

2016-06-02 02:23:29

    我国对于新一代的中国设计师寄托了很大的期望,新一代应该不同于中国以往的服装设计师,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设计语言和更清晰的思路,而且,有自己的读者群。

   在和他们的交谈中,你很容易听到侯赛因·查拉扬或者马丁·马吉拉这些设计师的名字,由于资讯传播的便捷,这些在欧洲的小众设计师已经成为新的icon,成为设计师们口耳相传的名字,做一个像夏奈儿或者圣洛朗这样声名赫然的,很多时候,并不是年轻一代设计师们的理想。拥有自己的工作室,控制产量,建立自己的小型专卖店,为朋友们设计服装,像山本耀司或者川久保玲那样,让服装成为更接近艺术的设计语言,似乎对年轻一代更具吸引力。

   706工厂的宽阔空间被巨大的防护网铺满,大量工地里用的塑料薄膜将空间做了简单的分隔,现代舞团的年轻演员取代了时装表演中的模特,他们的舞蹈也是当晚的主角之一。

   张达的服装首先出场,他用了我们小时候所穿的红、蓝羽绒服的面料,演员们在舞蹈时,身上的彩色塑料配饰“哗哗”作响。张达一直说这个系列做的时间很短,觉得不够理想,当然,展出依然要进行,几百双眼睛不会了解设计师准备时间有多少。高欣的设计用了大量装的元素,可穿性比较强,尤其是外套和夹克,但整体而言,设计手法并非特别新鲜。吉吉是次做时装设计的展示,衣服更像是用在某场戏剧演出中,演员的舞蹈也非常夸张,经常用翻滚的动作表现宽大的裙子。王一扬的衣服被现代舞团赋予了新的演绎,两个青年男女在《南屏晚钟》的歌声中,绕着一辆自行车谈起了恋爱,现场有人鼓掌也有人轻笑,“这么具像”,我听见有人说。整场时装秀更像是一场现代舞表演。你很难说,眼前的服装有足够多让你惊喜的系列,但每个人的作品中,还是能找到部分有趣的设计,尤其是王一扬的茶缸系列,设计思路更为清晰,想法实现的程度也高,他的美学体系是一直持续的,当然,我对于在那些大棉袍外面的塑胶圆点有保留意见,即使是独立设计,这样似乎也走得太远了,如果是要设计舞台服装,倒可以另当别论。

   中国的设计到底能走到什么程度?作为一名生长在中国的,有个人理想的设计师,你的设计想法是否清晰?你是否建立了自己的设计美学?你的工艺是否精湛?你的材料是否能足够表达你的想法?你的市场推广是否为你找到了即使为数不多但足够准确的读者群?

   重要的是,你是否有足够的热情尊重自己的创作?与纯粹的艺术作品不同,你是否还有足够的耐心去与不同的领域进行沟通,让你的服装被应该接受的人看到或者了解?

   我们接触到了过度丰富的时装和时尚资讯,不同范畴的icon正在全球释放着他们的影响,在中国也不例外。上海新乐路、长乐路或者复兴路上,不少年轻人开始建立自产自销的服装店,但很多时候,我看到的是川久保玲作品的简化版,那些黑色、白色或者绿色的服装,有过多的为设计而设计的技巧表演,而在时装的细节上却显得简单、粗略,时装的式样并不难效仿,但CommedesGarcons那种严肃和幽默感同时具备的气质,却是正在起步的中国年轻设计师难以模仿的。很多时候,你对待一件事情的态度,会通过事情的结果完全呈现出来,如果你是随意粗放的,那么你的设计显然也不可能充满让人回味的细节和整体感。

   成本对于年轻设计师来说,依然是很大的问题,因为投入的限制,服装的实现程度肯定要受到影响,但是,这也并不仅仅是中国设计师面临的问题,在伦敦或者马德里,年轻的设计师被大品牌压迫得更为厉害,即使是一个仅有3000镑完成的时装秀,像EmmaCook这样的独立设计师一样也会调用全部的热情去完成。在中国,设计正在成为过于热门的话题,海外的关注也甚于以往,为了2008年在伦敦即将进行的CHINA DEDIGN NOW的设计展,V&A博物馆的策展人频繁往来与伦敦和中国之间,刚刚在荷兰进行的中国当代艺术展也加入了时装设计的部分。而事实是,中国的年轻设计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参与各种各样的艺术展览,而是他们如何在这个市场中生存下来,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作品。毕竟,设计是与现实发生更密切的关系。

合作伙伴